• 注册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 切换到宽版
  • 查看: 4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荣:南科大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方向,加快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0 15: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荣在致仁书院看望在校学生。

            自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筹建5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在深圳改革创新的土壤中茁壮成长。2014年7月14日,在新旧学年交替之际,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来到南科大,看望在校师生,了解学校在学科设置、教学改革、一流教师团队建设、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及未来发展思路。王荣充分肯定南科大成立以来的教改创新实践,强调南科大现阶段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是突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教改方向,加快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把南科大建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路,为地方创新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王荣和市领导戴北方、李华楠、吴以环一道,考察了南科大校区建设情况,并在致仁书院看望了在校学生。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荣听取了南科大党委书记李铭、校长朱清时关于学校近期主要工作、未来发展思路汇报,部分教职工代表在会上发言。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李铭书记主持座谈会,并汇报了近半年来学校党委的主要工作情况,包括党建工作、学校中期发展规划、申报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未来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倡议发起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以及围绕校园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等。

            朱清时校长汇报了南科大改革发展情况。他说,自获批筹建5年来,南科大一步一个脚印,在招生改革、人才引进、学科设置、学生培养、现代大学制度探索、校园搬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学校以理工科为主,初步建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人员中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拥有博士学位。南科大“631”模式的招生制度改革获初步成功,招生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今年南科大招生范围扩大至15个省份,计划招生600人。加上在校学生,南科大在校生规模今年秋季将达到一千多人。学校在教学改革上不断探索,强化了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就能参加科研,并在积极参与老师科研项目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创新能力。学校采取弹性学分制,目前已有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何明浩和物理系王嘉乐两位学生提前毕业,预计明年将有35名学生毕业,进入社会。

            座谈会上,物理系教授霍剑青介绍了我校本科实验教学的情况。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程鑫介绍了年轻教授从海外来南科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和感受。教学工作部部长梁建生介绍了我校本科生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

            王荣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朱清时校长为南科大创建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他说,朱清时校长及其团队带领下的南科大,五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目前,深圳市已形成了支持南科大加快发展的合力,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南科大,提供更好服务,推动南科大更好更快发展,早日实现预期目标。

            王荣寄望南科大领导班子继续开拓创新,在新时期要突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教改方向,加快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认真分析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当前最核心的改革任务,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勇挑重担,锐意创新,有针对性地加强探索和实践,努力破解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困局,不断形成教学成果、学生培养成果,力争率先见到更大成效。要在吸引和聚集国际一流教师队伍、创新团队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开放式办学等有利条件,叠加中国改革开放新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师资,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依托国际一流教师团队,将南科大建成国际化一流研究型大学。要不断深化改革、致力建设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既要发挥好校党委的核心、骨干、保障作用,确保南科大的正确办学方向,又要充分体现教授治学,为学校自主办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供坚强保障,坚决防止传统体制的弊端在南科大这样的新创学校“复制”,努力构建“小行政、大教师队伍”的良性格局,在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上为全国探新路、作示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方科技大学 huabingke.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5-6 15:48 , Processed in 2.7744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